期刊简介
本刊介绍科学实用的保健知识和传统的中医养生理论,报道国内外科学研究的成果与信息,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努力为保障人民的心身健康作出新贡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养生月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17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265/R
邮发代号: 32-1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养生月刊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734
- 国内刊号:33-12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莫名“牙痛”别大意
几个月前的一天,73岁的赵大爷突然感到左边的牙痛得厉害,喝口水都难受.家人忙送她到医院口腔科治疗,但医生发现老人的牙齿、牙龈都很健康,一点毛病找不到.再一询问病史,赵大爷患有冠心病.医生当即为他做了心电图检查,发现是急性心肌梗死.没过几分钟,赵大爷开始心慌、难受,血压迅速下降.经医护人员及时抢救,才使他得以脱离险境.......
作者:信阳 刊期: 2013- 07
-
食具选择与健身
食具与人们的生活、健康关系密切,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选择卫生的食具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对食品种类、质量的选择.由于人们对食具选择与使用的忽视,使有害物质侵入人体而导致各种疾病的事例,已屡见不鲜.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用铁、铜制成餐具使用了.由于铁易产生铁锈,铜易产生铜锈,对身体不利,因此出现了瓷制食具,它光洁、坚固耐用,也便于洗涤、消毒,不易沾染污垢和病菌,但也有它的缺点,这便是表面的一层釉.......
作者:赵叶 刊期: 2013- 07
-
当熬夜无法避免
对那些需要值夜班的女性朋友来说,熬夜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这是她们的工作.然而长期熬夜,会使人显得疲惫不堪,脾气越来越坏.更容易出现脸上干燥无光、长痘痘等面部问题.对于爱美的她们来说,熬夜带来的伤害,无疑是为关心又急于解决的问题.如何挽救被熬夜伤害的容颜,这里就全面地给出一些建议.......
作者:杨丽艳 刊期: 2013- 07
-
酷暑须防低钾症,补钾当以饮食先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一组大白鼠给予足够的含钾食物,另一组给予缺钾的食物,同时置于相同的酷热环境中.结果,缺钾组半数以上死亡,而补钾组则全部安然无恙.临床医学研究也发现,凡出现头晕、恶心、乏力、心律紊乱、甚至昏迷的中暑病人,其血钾浓度多有下降.钾离子为人体重要的阳离子之一.正常人体内钾总量约为每公斤体重50毫摩尔,其中98%在细胞内,主要分布于肌肉、肝脏、骨骼以及红细胞内,它对于细胞的容量调节,酸碱平......
作者:王延群 刊期: 2013- 07
-
夏季时蔬,据体质择用更养人
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对人体有良好的作用,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应选择不同的时鲜蔬菜,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夏季时鲜蔬菜的食疗作用及其体质忌宜.冬瓜解渴消暑炎炎夏日,气温不断攀升,人们容易心烦气躁,胃口不佳,其实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冬瓜是解暑消渴的佳选择之一.在持续高温的夏季吃冬瓜不仅可以祛暑除烦,还可以美白皮肤.......
作者:使君子 刊期: 2013- 07
-
防治中暑粥疗方
夏日来临,若能经常食用一些清热防暑、利尿通淋的药粥,可有效地预防中暑的发生.现介绍粥疗方4种,请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1.竹叶粥:鲜竹叶50克(干者30克),芦根30克,生石膏、大米各60克,白糖适量.将竹叶、芦根、石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分2~3次服食,可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竹叶清心火,利小便;石膏清热泻火;芦根养阴生津;除烦止渴.......
作者:安远 刊期: 2013- 07
-
谈谈味精
味精,调味品之一.白色结晶或近白色结晶性粉末.有蛋白胨样臭及肉味,易溶于水、微溶于醇,其0.2%水溶液PH值为7或略偏碱性.因具有强烈鲜味和对人体肯定的无毒性使其成为中国餐馆和每户人家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烹调佐料.味精初采用酸水解法,利用小麦面筋等蛋白质原料制成,现代工业采用微生物发酵方法,由淀粉或葡萄糖为原料制成,也可由甜菜糖蜜中所含的焦谷氨酸制备或用化学方法合成.......
作者:黄怀庆 刊期: 2013- 07
-
中药文化品赏(下)
药名诗诗是各种文学作品中的精髓和骄子.用药名写成的诗,美妙绝伦,令人遐想,回味无穷.三国时期名医华陀,医术精湛高超,医德医风高尚,医学知识渊博,堪称千古名医.当时,华陀在魏王府中行医,一日,曹操来了兴致,想考考华陀的中医药知识,便口授徐庶,写了下面这首四言诗:......
作者:吴建军 刊期: 2013- 07
-
三战耳鸣
耳鸣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虽然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损伤,但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先后发生过3次耳鸣,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末,我到某中心医院就诊,王副主任医生为我把脉,他认为我劳累过度造成耳鸣,只开了一种药——六味地黄丸.我服了几个月不见效.有一次在报纸上看到治耳鸣的秘方,在咨询中医专家意见后,我照方煎汤,用料是:天麻、冬瓜皮、菊花、芦苇根(新鲜)各若干煮汤,每日早晚各服一碗.经2年的治疗,耳鸣治......
作者:徐德 刊期: 2013- 07
-
怎样做好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
精神病人除了处于急性发病期,严重影响社会治安或躯体健康,同时在短时期内门诊难以控制而需要住院外,一般表现安静,虽有胡思乱想但并不影响社会或他人,可在门诊治疗,在家休养.有些病人经过住院治疗,病情已经得到控制,也可出院后在家边休养边门诊维持治疗.对这些病人,家属如何做好家庭护理呢?......
作者:陈斌 刊期: 2013-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