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介绍科学实用的保健知识和传统的中医养生理论,报道国内外科学研究的成果与信息,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努力为保障人民的心身健康作出新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养生月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17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265/R

邮发代号: 32-1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养生月刊杂志
  • 杂志名称:养生月刊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734
  • 国内刊号:33-126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养生月刊杂志2004年第6期文章
  • 豆浆保健功效大

    相传,在两千多年以前,在豆腐脑和豆腐出现之前我国人民就把豆子磨成豆浆喝了.......

    作者:胡才 刊期: 2004- 06

  • 风云食物话番茄

    自从美国杂志将番茄推上十大风云食物排行榜榜首以来,全球掀起了一股番茄养生保健热潮,往日默默无闻的菜中之果,今日成为风靡全球的食物.......

    作者:白珊 刊期: 2004- 06

  • 防治腰痛良方:站坐卧行姿势正确

    腰痛临床常见,其脊柱和躯干的先天性畸形、脊柱骨的损伤、椎骨周围软组织损伤、脊椎骨本身疾病或脊椎周围脏器的疾患,均可引起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腰痛.若腰痛病因不明,必须及时到医院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郑润杰 刊期: 2004- 06

  • 养生妙联益康寿

    养生联是我国对联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是对人们养生经验的科学总结.有很多文人,对于养生之道也颇为精通,他们挥毫泼墨,写下了许多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养生妙联.认真品味养生联,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作者:李盛仙 刊期: 2004- 06

  • 养生的内涵与外延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养慎、摄卫,其现代含义是保养身体,也有人认为等同于保健.若从该词的渊源考察,它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博的多义词.......

    作者:李春生 刊期: 2004- 06

  • 若要视力好保养很重要

    我年轻时就双眼近视,1954年戴300度近视眼镜,1987年经医生检查,又患老年性白内障.如今,年龄已七十有七,只是近视眼镜调整为350度,双目视力仍然良好.坐在相距4米多远的地方看21吋彩色电视,可以看清节目的内容;离开大树10多米,可以看清大树顶端的树叶形状;连续看书报、写作2小时,双目不花不酸.我领悟到,我这样大的年龄有这样好的视力,与平时注重自我保养有关.......

    作者:姚镌明 刊期: 2004- 06

  • 茄子能祛老年斑

    人老了,老年斑也有了.一般人到了60岁,脸部会逐渐出现老年斑.有的是一点一点的黑斑,有的还会凸出来.如果不注意保健的话,随着年龄增大,黑色的斑点越来越多.像我60开外的人,老年斑也有了,随着时间的消逝,黑色斑点越来越多.去年冬天,我吃了比较多的茄子,在洗脸时偶然发现我的老年斑黑色淡了许多,正在诧异时,看到一份欧洲时报,上面刊登了吃茄子可祛老年斑的文章.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作者:吴康健 刊期: 2004- 06

  • 松身法治好了我的失眠症

    我退休后一段时间,经常失眠,晚上睡不好觉,白天没精打采,日子一长,我的高血压、心脏病都加重了,只好连续服用镇静药,出钱买瞌睡,可时间一久,产生了抗药性,吃药也不管用了.......

    作者:刘松 刊期: 2004- 06

  • 老年人应该远离违心生活

    上了年纪的人,本应颐养天年,或两老相伴,或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老人还经常过着一些违的生活,给他们的心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作者:肖芸 刊期: 2004- 06

  • 如何消除住院病人的心理障碍

    当一个人生了病住院或居家修养时,明显的情绪反应是意识到有危险而产生焦虑性的心理障碍.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其程度决定于病人对疾病的了解与态度.焦虑是一种忧虑、恐惧和焦灼兼而有之的心理反应.病人的焦虑既可能来自对本身患病或入院的不安,也可能是来自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过分的焦虑不但导致心理平衡的破坏,而且会妨碍治疗的进程和身体的康复.那么,如何消除病人的焦虑心理反应呢?一般来说,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

    作者:张远桃 刊期: 2004- 06